2013年11月16日下午,北大医院首届青年科普能力大赛决赛在多功能厅举行。由四场复赛推荐的12名选手参加决赛。大赛现场座无虚席,嘉宾满堂。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副书记李文胜、宣传部部长王春虎、副部长丁磊、《北医》部刊主编傅东红、北京大学团委副书记、医学部团委书记焦岩、副书记沈鹏等领导应邀莅临。大赛得到北大医学部领导的支持,来自北医各兄弟医院、学院宣传系统和共青团系统的老师们前来观摩指导。
中华医学会科普部主任唐芹、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健康之路”副制片人田丰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电视节目中心副主任张琼、北京卫视“我是大医生”节目制片人吴犁犁、《健康报》医学科技编辑中心主任方彤、《北京晚报》“健康快车”栏目主编张雪梅、腾讯健康频道主编戴志悦、39健康网北京媒体中心主编刘婷等科普专家和媒体嘉宾以及什刹海社区爱民里街道党支部书记李春林、北海公园团委书记尹晴雯等友邻单位领导嘉宾应邀组成强大的决赛评委团。北大医院院长刘玉村、党委书记刘新民、党委副书记杨柳、刘玉和等院领导全程出席决赛现场。大赛第一部分由党院办副主任、团委书记史楠主持,第二部分由北京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悦悦和北大医院心血管内科专家李建平联袂主持。
医学部党委李文胜副书记首先致辞,他对北大医院首届青年科普能力大赛给予了鼓励与希望,并预祝比赛圆满成功。杨柳副书记感谢上级领导及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宣读了初赛及复赛的获奖名单,并现场颁发初赛“美文奖”和“优秀组织奖”。
在决赛正式开始前,一段视频短片回顾了历时半年的北大医院首届青年科普能力大赛的点点滴滴,展示了导师和选手们的风采。作为2013年医院宣传文化建设工作的重点项目,本次大赛于2013年6月正式启动,以其独创性及紧跟时代步伐的新颖亲民的形式,受到上级领导、媒体和大众的广泛关注、支持和欢迎,也得到全院各科室青年医务工作者的热情参与。92名选手自愿报名参加了初赛,48名选手分为四组进行复赛,每组选送3名优胜者晋级决赛。
刘新民书记宣布北大医院首届青年科普能力大赛决赛正式开始,并为全体参赛选手加油。随后,全场以热烈的掌声隆重请出决赛主持人——北京卫视“养生堂”和“我是大医生”节目主持人、“养生达人”悦悦和“我是大医生”节目嘉宾主持人、北大医院心血管内科李建平教授。
12名选手依抽签顺序开始比赛,台上讲者生动风趣、倾情奉献,台下听者饶有兴趣、收获颇丰,现场微博大屏幕上互动频繁。长达三个小时的决赛既是一次科普能力的高峰“决战”与切磋,又是一场生动趣味、新颖活泼的医学科普知识盛宴!
首先出场的是风湿免疫科王昱大夫。王大夫沉着干练,以“大吃大喝害了谁?”为题,分析了饮食与痛风的关系。她提出的痛风病人应少吃粗粮、多吃细粮的观点引起了主持人悦悦的关注。在现场抽签自由发挥的环节中,王昱大夫抽到的是“肺脏”,她别出心裁地带领全场做了一个深呼吸,告诉大家用到的器官就是肺。作为第一个出场的选手,她的现场应变能力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称赞。
随后出场的放射治疗科李晓颖大夫的演讲题目是——“舌尖上的肿瘤”,虽然也是谈“吃”,却是另外的角度。短短五分钟时间,李大夫从容回答了饮食与肿瘤的关系,还谈到了肿瘤患者要怎样吃才健康。李晓颖大夫青春靓丽的外型和落落大方的表现赢得了评委团和观众的称赞和好评。
紧接着出场的也是一位年轻的“美女医生”——来自眼科的张婧,张大夫从雾霾的“黄色预警”谈起,提出也要积极应对眼睛的“黄色预警”,即老年性黄斑变性。在张大夫的讲解里既有如何预防的小妙招,又有自测的小方法;既实用,又时尚,紧跟时代的步伐,体现出年轻医务工作者崭新的工作观念和方法。
营养部窦攀带来的题目是“植物油,您吃对了吗?”。窦攀抓住了时下流行的“白富美”一词与科学摄油的关系,指出每天用对两勺油,可以使女性拥有“白富美”——滋润的皮肤、妖娆的曲线及和顺的性格,真可谓匠心独具,妙语如珠。
心血管内科韩晓宁讲了一个当今社会上十分热门的话题——“过劳死”。韩大夫以她严谨缜密的逻辑思维给了我们一把打开“过劳”死结的钥匙。正如她在演讲结尾献给大家的一副对联所言:上联是“爱工作也爱生活”,下联是“治患者也治自己”,横批是“科学‘过劳’”,完美展现了一位青年医务工作者勤奋努力、乐观奉献的精神风貌。
整形烧伤外科的谢昆以他从复赛开始就一贯保持的“冷幽默”风格为大家带来“恶性黑色素瘤之防‘痣’”。谢大夫平和的独特语调,被主持人调侃为“跌宕起伏”。他以这种毫无波澜的“跌宕起伏”的风格赢得了场下阵阵掌声,独树一帜。在笑声中,谢大夫嘱咐大家:中国人应特别注意足底和甲下的“痣”。
随后,普通外科的谢学海教你“正确认识胰腺癌”。虽与谢昆同姓,但两位“谢大夫”的风格迥然不同。谢学海大夫站在舞台中央,从形体到声音都有着极强的表现力。胰腺癌的病因、检查、治疗方法等听起来十分枯燥的概念被他演绎得“跌宕起伏”,表现出青年医生和患者并肩战胜“癌魔”的决心与斗志!
泌尿外科宋刚大夫演讲的题目是“想尿就尿——从娃娃抓起”,这无疑是个新鲜的角度。他从婴儿“是想尿就尿吗?”引出话题,从泌尿外科医生的专业角度,帮助家长了解如何指导孩子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的道理和方法。宋大夫能从常见处着眼,帮助人们看到不常注意的健康话题,他的科普“敏感度”令人敬佩。
一袭红衣裙,两条大辫子——眼科郑亚洁大夫演讲的题目是“泪汪汪&眼睛干”。她以正在热播的节目“爸爸去哪儿”中几位父亲比赛看谁坚持不眨眼而最终眼红流泪为例,清楚地讲解了干眼症的概念,提醒观众有时“泪汪汪”是因为“眼睛干”。最后,郑大夫还用一段生动的“汤姆猫”动画道出应该如何应对干眼症,受到主持人的夸奖。
泌尿外科郝瀚大夫的讲述则十分具有哲理性和人文精神,他以“大禹治水”为例,条理清晰地介绍了“前列腺增生的诊断和治疗”。郝大夫温文尔雅、思路清晰,语言和动作都保持着北大医院泌尿外科人一贯的值得信赖的风度与力量。
内镜中心的戎龙大夫结合临床工作中的几个真实的案例,普及了结肠的内镜检查及治疗知识。图片及数据的展示使他的演讲极具说服力和震撼力,被主持人称赞其做科普很“老道”、言行举止很“稳重”,是权威型、实力派的科普专家。
“轻松呼吸,愉快生活——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康复治疗”是呼吸内科金哲大夫的压轴演讲。她现场教授观众如何正确地进行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肺功能锻炼方法和注意事项,实用而精彩,让大家感受到细腻的医者情怀。
专业的选题、亲民的内容、丰富的表现形式,再加上主持人精彩的现场互动以及各部门“亲友团”、“拉拉队”的热情鼓舞,使得全场比赛精彩纷呈!
此次大赛主持人绝对又是一大亮点,由北京卫视“养生堂”和“我是大医生”节目主持人、“养生达人”悦悦和“我是大医生”节目嘉宾主持人、北大医院心血管内科李建平教授再次组成“梦之队”,为大赛带来一个超豪华的主持阵容。悦悦亲切、甜美、聪慧、睿智,李建平大夫则温文尔雅、平和大气,二位主持人默契配合,他们时而与选手调侃,为选手减压增色;时而又与场上的啦啦队互动,调动起全场的热情。悦悦和李建平大夫超强的主持功力和现场掌控能力使整场大赛形成一个强大的气场,紧紧抓住每一位观众,托住每一个选手。现场就有观众发微博感叹,看这样的比赛简直就是享受。
决赛过程中,北京电视台吴犁犁、中央电视台田丰歌和北医宣传部王春虎三位老师先后对选手们的出色表现给予了专业、精辟的点评。作为八位“导师评委”的代表,迟春花大夫谈了自己全程参与本次大赛的感受,表达了对青年医务工作者积极投身医学科普工作的赞赏和鼓励。
刘玉村院长在总结讲话中谈到,科学普及是一项公益事业,积极投身科普的公益事业也是北大医院人“厚道”的体现。他结合自己多年来“做科普”的经验分享了做好一名医学科普专家的情怀、素质与技巧,十分欣喜地发现北大医院的科普工作后继有人!他希望更多的北大医院青年人能踊跃加入到科普工作队伍中,以大赛为契机,锻炼自己,挥洒青春;以科普为平台,服务大众,回报社会。 最后,他勉励北大医院人要善于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语言和文字,向全社会发出属于医务工作者的最强音!
经过评委团的现场打分,北大医院健康促进志愿者的紧张算分、核分,决赛的结果最终产生:来自心血管内科的韩晓宁(“原点之音”队)以98.7的最高分折桂,普通外科的谢学海和营养部的窦攀荣获二等奖,三等奖由眼科的郑亚洁、内镜中心的戎龙和泌尿外科的宋刚三位选手获得。
北大医院首届青年科普能力大赛落下帷幕,但北大医院人爱科普的热情却愈加高涨。让我们用科学、睿智、生动、幽默的科普语言,表达作为北大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在履行告知病患“怎么治”的职责同时,更自觉地承担起普及医学知识、告知大众“为什么”的担当,弘扬北大医院“科普精神”,打造医学科普“文化品牌”!
(北大医院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