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5日,北京大学第六届医学人文周系列活动之医学人文英文短剧大赛决赛在逸夫楼二楼报告厅隆重举行。本次大赛共吸引了17支队伍参赛,成员来自北京大学医学部各个院系。经过10月15日初赛的严格筛选,最终八支队伍进入决赛。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副院长郭莉萍,医学部医学人文研究院医学人文系主任甄橙,医学部学工部常务副部长、教育处副处长李红,中国人民大学外语系教授李华,福建省立医院吴文杰医生,江西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徐晖医生出席了本次比赛并担任评委。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来自医学英语11级的短剧“临终愿望”和由英译汉班同学演绎的“小丑的故事”脱颖而出,夺得了一等奖。比赛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下午2:30,伴随着轻快的音乐,四位年轻靓丽的主持人闪亮登场,他们分别是来自医学英语10级的谢新垠,11级的吴奇以及12级的王伟宇和李梦冉。主持人用流利的英文介绍了到场嘉宾及比赛流程,之后比赛正式开始。第一组上场的选手是来自商业谈判班的同学,他们为我们演绎了乡村医生的故事,其中对偏远地区医学落后,以及医生职业精神的讨论引人深思。第二组来自医英10级的同学则生动演绎了一位年轻的女医生追随父亲的脚步,毅然踏上援非医疗的旅途的故事。今年恰逢援非医疗50周年,所以该组的同学也希望用他们的表演向远赴非洲的中国医生致敬。第三组和四组同学分别来自医英11级12级,他们共同关注了器官移植过程中的伦理问题,生动诠释了器官移植过程中医生面临的两难抉择。来自医英11级的第五组同学则演绎了诊疗过程中知情同意引发的矛盾。他们生动而幽默的表演引来了阵阵笑声和共鸣。第六组同学来自医英12级,他们讲述了发生在医生与患者之间一段啼笑皆非的故事,新生儿的父亲究竟是谁?该不该告诉患者实情?故事精巧的设计与曲折的情节引人入胜,赢得阵阵掌声。第七组的同学来自英译汉班,他们演绎的小丑的故事感人至深又引人深思,评委给予了一致好评。第八组同学来自口腔班,他们讲述了拔牙过程中两位患者的不同境遇,引发了人们对诊疗过程中收费标准与服务的思考。
表演结束之后,几位评委对同学们的表演做出了精彩的点评。甄橙老师对同学们的选题、表演都十分赞赏,她认为每组的话剧都有很强的现实性,对于同学们以后步入社会实践医学有很大的帮助。随后,徐晖评委从医生的角度对各组作品进行了解读,也对大家的表演给予了肯定。李华老师则从戏剧创作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她对各组深刻的主题故事给予充分认可,特别是对第七组小丑故事中对生命价值的探讨赞赏有加。李华老师评价道,“医者医人更医心”,“生命的宽度比长度更为重要”。随后吴文洁评委从医生的角度,与大家分享了在现实的诊疗过程中的经历,她同样非常喜欢第七组的表演,认为一个小丑能为患者带来欢乐之外更多的东西。随后,郭莉萍老师也做了点评。她首先感谢了各位评委从专业的角度进行的点评,然后对各组同学的表演给予了肯定,她评价道,“每一位同学都有表演的天赋”。她也十分喜欢第七组的表演,对他们的创意、构思和表演都提出了肯定。最后,外教John以指导老师的身份做了点评。他首先感谢了郭莉萍老师对本次大赛的支持和李晏锋老师在大赛筹备过程中付出的努力,然后对同学们在表演中表现出的活力、创造力、不断尝试的热情以及专业的水准给予了肯定。
比赛结果揭晓,第三组(Doctor’s choice)和第六组(King’s choice)获得了三等奖,第二组(Return to Africa)与第四组(What the doctor should do)共同分享了二等奖,而一等奖由第五组(Last will)与第七组(Heal the heart)共同获得。评委在热烈的掌声中为选手颁发了奖品与证书。
医学人文英文短剧大赛是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周重要的学生活动之一,现在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四年来,每一次比赛的规模都不断扩大,参赛队伍的水平不断提高,组织架构日趋成熟,影响力也逐年提升。这次大赛中,各支参赛队伍精心编排的剧本以及专业的演技给评委和观众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次大赛由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和应用语言学系共同主办,公教部团委、学生会承办,筹备历时两个月。活动指导教师李晏锋及外教John Davy、学办老师,以及学生会的同学们都付出了艰苦的努力。
(公共教学部团委、学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