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6日,医学部学生社团笛箫协会联合清华大学笛箫协会暑期实践团赴杭州开展了“爱乐、弘乐——追溯笛箫的前世与今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中,实践团参观了杭州鸣竹乐器厂:在那里切身了解到笛子的制作工艺并进行简单的尝试,学习了如何挑选好的笛子,以及两团团员相互交流笛艺和学笛心得等。
杭州鸣竹乐器厂地处七大古都之一的人间天堂——杭州,坐落于余杭区余杭镇中泰乡铜岭桥村,为中国竹笛基地的所在地。鸣竹乐器厂借鉴并采用了赵松庭老师制笛的科学定温,定音及开孔的计算方法,做工精致、质量可靠,确保音准、音色、泛音超吹和谐,使笛子的品质进一步提升。自创建以来,得到了众多演奏家、专家的大力帮助,所生产乐器(笛箫)获得了高度的重视、评价及广泛的应用。
8月17日中午,实践团一行人到达杭州市余杭区,鸣竹乐器厂厂长王君先生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当天下午,同学们来到鸣竹乐器厂参观。在厂长和制作工人的讲解下,同学们了解了笛子制作的基本方法,观看了笛子的制作过程,揭开了那一支支漂亮的笛箫诞生过程的神秘面纱。
笛子的制作流程主要分为选料、烤竹、画线、开孔、接铜、调音、美工、刻字等步骤。一支适合用于制作笛子的苦竹必须经过两年的阴干才能开始制作。同学们参观了进行各个工序的车间,并观摩了工人进行的熟练的操作,大家都很兴奋,获益匪浅。
8月18日大家小试牛刀,尝试了制作笛子的流程,在手忙脚乱中收获了很多快乐。王君厂长还热心地教我们如何挑选出优质的笛子。大家对于什么是好笛子也有了新的认识。由于笛子取材于天然,世界上不可能有两支一模一样的竹子,所以每只笛子也都有自己的生命,都有自己的特点,需要被一位懂它的吹笛人发现并欣赏,所以,只有自己吹起来最舒服的笛子、最适合自己演奏方式的笛子才是最好的,这是中国传统吹管乐器与西洋吹管乐器最本质的区别。
大家用自己挑选好的心仪的笛子互相展示,所演奏的曲目既包括中国传统的笛子曲目如《姑苏行》、《鹧鸪飞》等,也有《单簧管波尔卡》等外国曲目的改编,还包括同学们自己进行的小创新,比如《卖报歌》和《我们都是神枪手》等。在这场小型的音乐沙龙中,同学们自得其乐,气氛欢快又温馨。北医笛协和清华笛协的领队还受北京市大学生笛箫联谊会秘书处的委托,向杭州鸣竹乐器厂颁发了“北京市大学生笛箫联谊会暑期实践基地”的聘书,为日后更多北京各高校的笛箫爱好者们走入笛箫厂进行社会实践开启了先河。
8月19日,实践团离开余杭区,来到了美丽的西子湖畔,在接天莲叶的映衬下互相切磋笛子技艺。我们的笛声引来了不少游客的围观,有些游客主动要求和我们合影,并询问我们关于笛子的一些问题,我们都进行了细致的解答。大家在弘扬笛箫文化的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自己对笛箫乃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喜爱,深刻地呼应了此次实践的主题——爱乐、弘乐。
社会实践是同学们体验社会的机会,通过此次活动,我们得以走出象牙塔,在社会这所大学中进行学习。活动中,我们见到了很多的新鲜事物,了解了学校生活中难以学到的很多知识,领会了长辈们的智慧,也有了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展示的平台。正所谓“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闭门苦学的同时更要进行交流,这样才能有高一层次的体悟。
北医笛协2013“爱乐、弘乐——追溯笛箫的前世与今生”赴浙江省杭州市暑期社会实践就这样圆满地结束了。队员们都表示此行收获颇丰,社团内部的凝聚力也得到很大的提升。这是北医艺术类社团进行暑期实践活动的一次尝试,也为北医笛协之后再进行社会实践打下了基础,我们也会努力继续带领众多笛箫爱好者们进行更高水品的社会实践,继续坚持我们“爱乐、弘乐”的理念,为弘扬笛箫文化乃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学生社团 笛箫协会)